尚道古易致力于古文化研究与传承;八字命理预测、六爻占卜、奇门遁甲、地理风水、起名、择吉、天机之门易学风水学院易卜一道馆官方论坛网站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搜索
查看: 572|回复: 0

道教人物-彭椿仙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11-7 11:27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彭椿仙 ——成都青城山常道觀監院 。
  彭椿仙,又名至周,貴州省畢節縣人,生於1883年(清光緒九年)。少年起即學習儒業,熟讀四書五經及諸子百家著述。20歲時棄文學武,考入雲南講武堂學習軍事。畢業後因不滿清廷腐敗,不願為之效力,遂由滇入蜀,到成都灌縣青城山常道觀請求出家入道(當時常道觀監院為何元清道長),拜程明星道長為師傅,為全真派道士。彭椿仙學道刻苦,辛勤勞作,待人誠懇,持戒精嚴,深為道眾所敬重,三年後即被道眾推選為常道觀住持。20世紀初,張之洞(1837——1909年)提倡沒收各地佛寺道觀財產,用以興辦學校,謂之為“廟產興學”。。
1906年(光緒三十二年)四川布政使兼勸業道周善培提倡栽桑養蠶,特在其創辦的四川省農政學堂設蠶別科,又立方外班。規定凡就學之和尚、道士,其寺廟宮觀可保留作栽桑基地。在這樣的情勢下,彭椿仙為了保住廟產,毅然親自去成都白塔寺側的農政學堂學習栽桑養蠶技術。三年後畢業,回到青城山帶領道眾栽桑養蠶、種茶植樹。今青城山牌坊崗及常道觀山門道旁之參天杉樹,即當年彭椿仙道長之所栽植。“青城天下幽”,從此更為聞名。1919年四川省長楊庶堪為表彰彭椿仙的道行與業跡,特書“道在養生”匾額,刻石立於常道觀後。旋因軍閥混戰,搶奪寺廟宮觀財產以充軍費,道眾憤與抗爭,公推彭椿仙等人赴成都告狀,這便觸怒了地方軍閥,施暴迫害,不得已逃出四川,避難雲游。足跡遍三山五嶽,行蹤歷武當太和。當他參訪至武當山紫霄宮、太和宮時,見武當宮觀建築之雄偉,因而念及青城山宮觀之頹敗,遂毅然返川,策劃籌措,矢志要復興青城山道場,擴建常道觀殿宇。為了擴建工程,他親率道眾和工匠去數十里外的丈人山採運石條。從1919年至1941年,經他日夜苦心經營,修建了齋堂、西廊、補茸樓,重修了三清大殿、飲霞山房、銀杏閣、靈祖殿、黃帝殿、青龍殿、白虎殿、山門及觀內的石階石壁、海漫石欄,以及東客堂、長嘯樓、祖堂、迎曦樓等。工程綿延22個春秋,資金缺乏,有人建議向社會募緣集資,但彭椿仙堅決主張自力更生。他說:“我們出家人,若依賴外人出資修建宮觀,他日人來觀中,則不敢怠慢,使吾徒皆為彼子孫奴役,不如出我道友私蓄,集腑成裘,也是我們以觀為家的宗旨。”道友們深感其言之懇切,於是盡出觀中之存蓄及個人之資金,以供工程之需。竣工後,在山門側石上刊刻:“本洞並無道眾在外募化”。此舉為道教宮觀樹立了自力更生、勤儉建觀的好風氣。他還盡力為青城山修路架橋,用建設道觀剩下的樹皮邊料,沿丹梯鳥道修建亭榭,供香客、游人小坐休息,憑欄遠眺,還可暫避雨雪。這些點綴在清流翠嶺中的古樸亭閣,為青城美景增色不少。彭椿仙還盡力造福鄉里,為附近山區兒童興辦學校。今青城山第一小學和第二小學,皆為。當年所興辦。抗日戰爭時期,彭椿仙還從道觀收人中提出一部分,幫助當地抗日戰士家屬,使前方將士安心抗日。 。
  彭椿仙為人心地善良、艱苦樸素,好讀書且樂於助人,素為中國道教界所景仰,視為楷模。他于1942年3月18日仙逝,終年59歲。去世後,由其弟子易心瑩大師繼承道業。 (據成都李豫川《彭椿仙道長生平漫談》改寫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尚道卜易-天机之门易学风水学院易卜一道馆 ( 滇ICP备2023004069号 )

GMT+8, 2024-11-28 08:06 , Processed in 1.084969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