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道古易致力于古文化研究与传承;八字命理预测、六爻占卜、奇门遁甲、地理风水、起名、择吉、天机之门易学风水学院易卜一道馆官方论坛网站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搜索
查看: 902|回复: 0

三门湾"千洞岛"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开凿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5-28 21:41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下载 (72.13 KB)
5 天前 18:11

  千洞岛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开凿?
    在浙江东部的三门湾,有一座奇特的岛屿——蛇蟠岛。一个面积不到8平方公里的岛屿,地下竟然隐藏着上千个大大小小的洞窟,这些洞窟形态各异、奇异诡秘,人们称之为千洞岛。
    这一奇特景观,究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还是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?洞里隐藏着哪些秘密和难解的谜团?
    ————发现————
    密草下覆盖着一个大洞
    1984年,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,蛇蟠岛山前村村民老张开着拖拉机往家走。
    当他走到山脚下,突然看到一头牛。老张本能地将车朝路边拐去,没想到拖拉机就此开进了水塘。老张赶紧爬出水塘,但拖拉机却没了踪影。上岸后,老张借来了两台水泵,希望把水抽干,捞出拖拉机。不可思议的是,两台水泵连续工作了8天8夜,水塘里的水也没见减少。按说,这个十几平方米的水塘,用一台水泵几个小时就能把水抽干,为何不见拖拉机的踪影呢?
    老张的事还没找出原因,该村又发生了一起怪事。一天上午,从岛上村民李某家责任田的方向传来一阵阵呼救声,发出声音的正是李某本人。可是,闻讯而来的村民赶到现场时,却根本不见李某的身影。村民们顺着声音,发现了一个被密草覆盖的洞,而李某就在这个洞里。在岛上生活了几十年的村民,从来没有人发现过这里有这么大一个洞。之后,村民们又陆续发现,这岛上有很多洞。
    村民们一直纳闷:这岛上怎么会有这么多洞?洞下面又隐藏着什么?
    不到8平方公里的岛屿上,居然分布着1300多个洞窟
    直到1997年的一场特大台风过后,他们才发现这个伴随了自己几十年的秘密。
    1997年8月18日,一场台风袭击了三门湾,也打破了蛇蟠岛上的平静。台风过后,为了修筑海塘坝,蛇蟠乡组织劳动力炸山取石。然而,当爆炸产生的烟雾和粉尘散去之后,原本完整的山体下面,隐藏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洞,这个场景,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。
    蛇蟠岛山体中的洞窟露出真相后,有关部门对洞窟进行了统计。据旅游资源普查记录,这座位于浙江东部的奇特岛屿,山地面积仅有7.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,居然分布着1300多个洞,这些洞窟大小不一,最大的有上万立方米,而最小的仅能容下一个人。
    从此,蛇蟠岛有了“千洞之岛”的说法。
    ————疑问————
    岩石上的怪圈与洞窟形成有关?
    蛇蟠岛上有1300多个洞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一个人的耳朵里——杨志法,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。
    据杨教授初步估算,仅一个海盗村所在山体的下面,就有近300多个洞窟,蛇蟠岛上共有4个这么大的山体,等于整个岛屿都被大大小小1300多个洞窟所占据,形成了壮观的洞窟景观。那么,这些洞窟是做什么用的呢?是自然形成还是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?
    杨教授和前去探秘的人们进入洞窟查看究竟。在洞窟附近的岩石上,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:一个个白色的、很有规律的圆圈。这些圆形图案,小的直径只有几毫米,大的直径有几十厘米,有的甚至还有白色圆环围绕。这些很有规律的图案不由让人产生疑问:是当地的某种图腾文化,还是一种特殊标记?或者是先天就长在石头里的?这种极其有规律的圆环,不禁让我们想起世上有名的麦田怪圈,只是在这里成了岩石上的怪圈。
    这种怪圈是怎么形成的,它和岛上1300多个洞窟到底有没有关联?现场的专家们决定对赭红色和白色圆环部分进行采样分析。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,专家们认为,白色圆环图案很可能是在火山岩形成之后,后期的溶液流经火山岩层时,以一点为中心呈球状向外围浸透,并逐渐与火山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。

如此薄的洞壁何以撑起高大的洞穴?
    在接下来的考察中,专家们发现,从力学原理上来讲,洞窟里还有更加不可思议的现象——“隔开每个洞的岩壁很薄,只有15—20厘米左右。”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在职博士张中俭介绍。
    “如此高大的一个洞穴,仅仅靠几十厘米、或者几厘米这样一个薄壁来支撑,而且已经支撑了几百年,这从现代力学来说,是惊叹不已的事情。”高级工程师王晓化认为。
    那么,在没有现代力学知识和先进探测仪器的古代,开凿洞窟的人是如何做到让如此薄的洞壁,承担如此重量的山体,还能历经近千百年的时间而没有倒塌呢?
    “这应该叫仿生工程。我们都知道蜂窝,一个空间一个空间的这么挖,形成一个蜂窝状的结构。所以,整个山体虽然是空了,但它还是稳定的。”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祝介旺解释。
    “岛上的古代居民从力学这个角度,计算得非常准确,很震撼。”浙江省矿业协会的杨天瑶说。
    洞中的金属铅条能干啥?
    为了解释这些奇怪的洞窟形状和当年人们开凿它的目的,就需要找到一些原始的未被破坏的洞窟。于是,杨志法请当地居民小俞做向导,去找寻那些至今仍旧隐藏在山里的洞。
    在一个位置偏僻、少有人来的洞窟里,洞内一片漆黑,到处堆积着废弃的石料。不经意间,在手电光线扫过的地方,杨志法突然发现了一个发亮的物体:一根金属条镶嵌在石头里,被一层土覆盖。
    他小心翼翼地对它进行剥离后,金属露出了原本面目——这是一根长约50厘米的金属条。石头里怎么会嵌着金属条呢?后来,在其他洞室,他们又发现了两根铅条。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、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的测试,金属条中铅的含量为98.97%。也就是说,金属条为纯度很高的铅条。
    这些铅条是做什么用的呢?杨志法发现,三根铅条所出现的位置,正好都是石头的裂缝处。据此,他判断可能是用来堵水的?同行的另一位教授也有类似看法。
    可是,从掌握的材料看,目前,在世界范围内,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利用金属来堵截地下水的先例。专家们的猜测能否成立呢?
    他们连续实验了数次,结果显示:同一条裂缝,有铅条堵住的部分,没有渗水的现象发生。而剩余部分,渗水严重。
    ————揭秘————
    蛇蟠岛曾经是一个大型采石场
    很早以前,在蛇蟠岛的周围经常有海盗出没。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至今记得,在解放前还曾经有海盗在山洞里盘踞。因此,有人认为,蛇蟠岛上的洞窟就是当年海盗们开凿出的营地。洞中有做饭的灶台,以及烟熏的痕迹,而且,解放前居住在洞里的人有不少,甚至到了本世纪初,岛上还有一户人家居住在洞里。因此,也有人说,洞窟是当年的人因为居住的需要而开凿的。
    “地下工程的代价很高,花钱很多,拿这个钱还不如修在外面。而且在里面长期住的话,很容易得病,说不定上面石头掉下来砸着人,开凿石洞用来居住,绝对不是他们的第一目的。”杨志法说。从石洞里有开凿的痕迹,以及发现的专业采石工具,还有石阶、木梯等运输通道,用铅条进行防水,这一切都让专家们认为,蛇蟠岛当年是一个大型采石场。
    不久,记者曾经走访过的三门县志办传来了一个好消息,他们找到了有关蛇蟠岛上采石方面的记载。根据县赋记载,蛇蟠岛在800多年前的宋代,就有了大规模的采石活动。但是,千百年前的古人为何把采石场的地址选在一个海中的孤岛上呢?
    蛇蟠石材质坚韧、细腻、色泽赭红,用于民居建筑及古墓构件
    “蛇蟠石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的色彩,其呈粉红色的,被雨水打湿后,又呈赭红色,所以作为石料显得华贵喜庆,符合中国人审美传统,有江南名石之称。”三门县文化馆馆长梅军认为。
    原来,由于蛇蟠石的材质坚韧、细腻、色泽赭红,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开采,最终使得这座小岛成为一座镂空的岛屿。另外,在陆路运输成本与难度都远高于水路运输的古代,人们在海边或江边开采石料,也是最为明智的选择。
    到此,蛇蟠岛上上千个洞窟的来历明白了。可1300多个洞窟,如此巨量的石材都去了何方,都做了什么用途?据可靠的史料记载,早在唐朝,蛇蟠岛上的石头已经得到开釆,用于民居建筑及古墓构件,宋朝时达到一定的规模,到了明、清达到鼎盛时期。
    当年,通过古人的辛勤劳作,一块块石材被抬出蛇蟠岛,运到海边,再通过水路销往宁波、杭州,甚至传说还到了更远的越南、日本和韩国。
    -相关链接
    蛇蟠岛洞中套洞,支洞旁出、隐蔽性强。根据它的特点,这里建成了浙江首个人员应急疏散基地。建成后的疏散基地平时作为旅游景点,灾时提供人员避难的短时需要。
    蛇蟠岛为台州第一大岛,四面环海。早在宋朝年间,蛇蟠岛因开采石料而形成大小洞窟1300多个,享有“千洞岛”之美誉,具有极高的旅游和人防价值。当地人防部门经过实地调查,决定把洞窟建成平时旅游开发,灾时人员疏散的基地,通过和旅游开发公司共同投资合作,目前已建成应急人防指挥部、物资储备库、人员疏散隐蔽区于一体的完备人防设施,水、电、路、有线指挥系统和排泄系统一应俱全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尚道卜易-天机之门易学风水学院易卜一道馆 ( 滇ICP备2023004069号 )

GMT+8, 2024-11-25 12:49 , Processed in 1.053474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