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 发表于 2014-8-5 22:20:51

儒学民间化比官方弘扬更有活力

  自上个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把孔儒作为批判对象以来,孔子在百年中国的命运,一会儿抬之于天,一会儿贬之于地,但都和官方结下不解之缘。我固然不希望看到官府为了政治需要,在全国范围内大搞批儒;同样也不希望看到由政府出面来弘扬儒学,甚至搞祭孔那一套。反儒或弘儒,只要是民间,两者都可以;如果是官府,两者俱不该。“政教分离”早已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公识。儒学属于“教”或“教化”,官府的职责是为政而非为教。在儒学面前,它的最好做法就是放手。

  儒学在今天,固然已经走出往昔被批判的阴影;但,弘扬儒学的声音,不仅有官方的分贝,也有民间的吁请。但,无论前者和后者,俱不合当年原始儒学产生的情形。

  孔子的儒学在东周是民间私学,那个时代,“天子失官,学在四夷”,民间讲学,纷然兴起。这就是我们常常称道的百家争鸣的时代,也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最自由的一个时代。秦汉之际,一经秦始皇焚书坑儒(是为“棒杀”),二经汉武帝罢黜百家(是为“捧杀”),好不容易形成的“学在民间”传统又为“学在官府”所取代。看起来,儒家由春秋战国时的“子学”摇身一变为汉和汉以后的“经学”,地位至尊。但,受其伤害最大的,除学术外,还是儒学本身。后世儒学,除了成为意识形态,无论汉宋,都不再具有原始儒学那样的原创力;反而被鼓吹专制的法家恶意侵入,乃至鸠占鹊巢。

  根据先秦儒学到后世的嬗变,对儒学今天的命运当有足够的启示。儒学的长处不是政治哲学,除了个人修为上的道德哲学,更是一种有关社会共同体的伦理学。与其让它经由权力之手在政治上发挥作用,毋宁让其功能更充分地发挥在个人和社会的人际关系中。让权力远离儒学,正如让儒学远离权力。此二者合则两害,分则双利,这是我的观点。


  儒学在民间,意味着儒学周转于个人和社会(要防止它往国家层面跃升的冲动,而它也本有这方面的冲动)。在德性普遍荒漠化的今天,“礼失求诸野”,来自民间的传统遗泽,会让人倍加感动。最近,因某种因缘,我接触到一个带有游学性质的书院,它由某商学院的一些校友构成,叫“能近书院”。所谓“能近”,来自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”这些校友,毕业有年,在工商业界,各有所成。他们不但每年抽出固定时间,各地游学;而且其中几位,还发起成立了一个公益基金会,定向资助西北某省因地缘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。仁,在他们那里,不是抽象的名词,不是遥不可及的理念,而是由己体道的现身说法,非常具体和实在。从这个书院身上,我看到儒学不死,它活在民间,很有生命力。

jofjd 发表于 2014-9-7 21:30:12

国学不可思议

bllaa 发表于 2017-4-20 12:59:20

国学很好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儒学民间化比官方弘扬更有活力